公司董事长提出:“互联网+”和智慧工地
“互联网+”下的智慧工地
编者按:如何运用在工地上运用“互联网+”,正是目前我公司冯董事长和管理层花巨资重点提出并推进的课题。下面向大家推荐一篇值得我们一读的施工实务文章。
*郭冬建
虽然如今徜徉在公司的工地,会发现一幅幅数字工地的画面正在呼啦啦地展开,但究竟什么是“智慧工地”,如何打造智慧工地,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一知半解。从我的理解而言,通过互联网+,施工现场将变得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从而顺应行业对智慧建筑,以及人们对智慧城市、智慧中国和智慧地球的需求。
“智慧工地”顺势而出
“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理念在工程领域的行业具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智慧工地”在广义上指工地信息化,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进行精确设计和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安全监控、智能化生产、等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使项目在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智慧工地”具体讲就是将感应器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并且被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整合在一切,实现工程管理干系人与工程施工现场的整合。“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智慧工地”的几个场景
“智慧工地”将彻底颠覆过去传统施工现场的情况,让施工现场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
1.劳务管理:劳务管理关键是人员管理,录用前“防止不合格人员进来”,录用后“安全教育后的人才可进场”,使用后“随时能够了解统计信息”。如何才能做到这些?班前教育需要大数据支撑、在线培训课程等等,进出场管理是物联网典型应用以及劳务人员征信大数据,统计分析与移动应用需要随时掌握各类信息,特别是工效信息。
2.机械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有了机制保障、机械利用效率提高70%以上、智能加工机械替代人工带来20倍的效率提升……智能机械不仅是机械作业,背后关键是特种安全人员管理;调度是互联网、GPS等应用,有序进出,更能保障建筑物成品质量;智能加工是后台,是软硬结合应用的典范,释放了劳动力,大大提高了效率。
3.材料管理:靠谱的计划是严控浪费的基准;高效寻源,更适宜的价格采购;进出数量控制,高效手段防控项目成本风险策……其中物资管理是重点,无论从质量、成本还是进度上,特别是进度——资源计划与执行到位是保障,是最关键的要素,BIM模式下,构成建筑物的资源是自动出来的,准确易测量,它背后还有时间信息;寻源背后是价格信息大数据;关键要素控制是物联网应用的体现。
4.方案与工法管理:更可视、更精准、更及时的方案制定;风险预控更加靠谱;工法视频化,指导作业更加有效率……人材机是资源,资源的落地是靠方案指导的,BIM又是最佳载体;在工地落地模架方案工艺工法的管理涉及学习和积累,如何学习在过去是个难题,由于技术的发展,现在则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5.生产与环境管理:任务APP为主线,计划是关键;即时掌握环境信息,预案控风险;现场任务管理切实受控,进度目标才有根本保障……从精益建造理论发现末位计划是进度保障的关键,是当下生产管理最需要解决的,也是“零窝工”目标实现的基础;而现场环境管理,预案则是关键。
“智慧工地”离不开“端+云+大数据”
说到底,“智慧工地”离不开“端+云+大数据”。所谓“端”是现场IT应用的最大特征,端有三类:PC、移动和智能硬件;而云是后台——项目管理协同平台;大数据是体现。在这些方面,广联达已经做了很多功课,也收获了不少成果。
“端+云+大数据”模式,广联达已经有所准备。面向施工现场,智慧工地的产品有三类。包括,PC、BIM、场布;在移动段,实现了沟通、看图;在智能硬件上,实现物料验收、闸机、现场影像、安全帽、PAD等等。而作为行业的信息化公司,我们必将和建筑行业一起发展,打造智慧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