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互联网时代的六个设想
建筑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六个设想
编者按:我们公司领导层正在积极推动建筑业互联网化,下面这篇探讨对公司的飞跃很有帮助。
阿里巴巴上市、小米估值460亿美金、黄太吉用互联网卖煎饼、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面世……在“互联网思维”席卷各行各业的当口,建筑业与互联网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可能性呢?
设想一:建筑业的阿里巴巴
目前,设计单位和甲方之间的关系还处在一种非常原始的状态,甲方可能通过某个作品、别人介绍、百度等很随机的方式来寻找、选定设计团队。但这样的情况下,甲方和设计方的匹配程度较难达到最佳状态。互联网时代的建筑业应该有个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一样的平台。目前,产业中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对接都存在着不必要的成本,而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会有助于找到最合适的匹配项。来设想一下这个建筑业阿里巴巴的众多功能:设计单位或团队或个人,能够在上面“开店”,发布自己的作品;每个作品有分类标签,如“市政”、“景观”、“高速”等,用户可以通过搜索系统从类型、风格、体量等多方面细分地寻找自己需要的设计团队;作品Link到设计师的个人主页,个人主页上显示其就职经历和参与项目,甲方在某处看到喜欢的项目,也能很方便寻找其设计方、设计师,可以跟踪设计师现在去哪儿了;施工、材料、设备等相关公司也能加入,形成全产业链的商业平台;甲乙双方互评,包括诚信程度、设计水平、服务态度等。
设想二:工程师团队网络化
传统的工程设计,都是以设计单位为基础,甲方将项目委托给公司,项目负责人带领固定的团队,对接各工种,对接甲方。
对于设计师或设计团队来说,很大一部分项目收入需要交纳给其所在设计院,并不是最高效的。对于一些甲方来说,他们无法承担大型设计单位的收费标准,其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也没有这种程度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或许可以形成更为灵活的方式。也许今后不再需要大规模的设计公司,而形成全面的线上工程设计师联盟。
其实这种联盟的前身就像校园时代的私活小团队——通过各种学长学姐错综复杂的关系,找到几个大牛同学一起接一个项目,交纳一笔挂靠费后合法工作。首先,已有的“私活小团队”类似小型设计团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接活。其次,由于每个人的专业背景、曾参与项目等信息,都可以在工程师个人主页清楚呈现,能反映其专业实力。因此,设计师们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寻找小伙伴,组成新的设计团队。这种团队可以是较为稳定的,也可以像项目公司一样,随着项目的开始而开始,随着项目的结束而结束。最后,这种方式还完全不受地域的限制。BIM的存在,可以让建筑师们完全实现SOHO办公,在线工作。也许你在丽江,他在东京,你们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在同一个方案MODEL上工作,也能通过视频会议即时交流。
更具有想象力的是,这种开放的关系,可以引入各种行业的专业人士,如产品设计、艺术家、IT工程师等,进行各种跨界和创新,使行业出现更多新的可能性。
设想三:工程全信息网络
2014年,二维码已经深入生活的角角落落,地铁站的商品广告变成附带二维码的虚拟货架,认识新小伙伴只需见面“扫一扫”。
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你走到一个工程前,你对它很感兴趣,可是你并不知道它何时建成、由谁设计、用何材料等。这时你掏出手机或Pad,对着二维码一扫,这些信息全都出现。
在这背后应该是一个专业化的维基百科类网站(或者百度词条),一个工程的相关公司、相关个人可以登录,更新关于这个工程的信息,如设计师、甲方、所用材料、设备供应商、图纸等。全信息网络将行业的关联信息从二维世界链接到三维世界,人们可以更加真实立体地获取信息,扩大产业链中各个对象彼此之间的接触面。
设想四:大数据云计算工程
目前,在城市规划领域,专业人士们已经在广泛应用大数据手段分析城市人群行为、引导城市规划设计方向。在未来的工程设计领域,大数据技术也可以影响一个工程的设计。
工程师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搜集人群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通过参数化的方式更精确地生成建筑,而不再是现在“拍脑袋”和参照经验的做法。对于特定工程类型的特定使用者,这样也更有针对性。
就像美剧《纸牌屋》一样,这部用大数据“算”出来的电视剧,包含了3000万用户的收视选择、400万条评论、300万次主题搜索。最终,拍什么、谁来拍、谁来演、怎么播,都由数千万观众的客观喜好统计来决定。
设想五:智慧建筑
“智慧建筑”跟“智慧城市”其实是一体的,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建筑或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是一个有效管控的、具备各方面相关系统的运营环境。
它可以将关键事件信息发给城市指挥中心,并接受来自城市指挥中心的指示,其功能包括能源管理、空间管理、设施管理、运营服务、安全管理和智能家居等。例如,当建筑某处发生火灾,可以通过联网的智能系统迅速找到伤者以及安全路径;当建筑某些结构老化损坏,智慧建筑会发出警报;建筑内某些空间长久没有被使用,或者没有有效使用,也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合理的再配置等。
也许,今后建筑师需要越来越多地考虑建筑设计如何与智能化一体,建筑的空间形态也会因此调整进化。
设想六:全民设计
在装修房子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一般的装修设计师水准不高,好的设计师价格又太高。自己有很多想法,但是并非专业人士,无法利用各种软件工具进行设计。
如果未来的所有家居公司为其产品配置模型库、材料库,开发商提供户型的3D模型,再通过一个能都简易操作的软件将它们集合起来,客户就能方便地自行设计,同时直观地看到效果。
除了个人的住宅装修外,在未来标准化建造的发展下,客户甚至可以决定自己的户型。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都是有标准化的模块。当大楼的交通核、厨卫管道位置固定后,用户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大小来组合,根据具体的面积付费。这样,建筑的外立面也是由客户的搭配选择生成的。当然,这也会涉及容积率、户型之间相互遮挡等问题。 (白莞)